患了腎病,最後都會發展成尿毒癥嗎?這是眾多腎病患者都存在的疑問,害怕一旦招惹上腎病,就再也無法擺脫。事實上,患了腎病的最終結果有兩個,一是及時得到有效治療,臨床治愈;二才是發展為尿毒癥。
對於腎病患者來講,病理情況的不同是導致預後情況不定的重要因素。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各種腎病的預後情況(疾病的可能病程或結局):
1.急性腎炎
急性腎炎大多與病毒感染和發炎有關。因此只要能在三個月內找準病因并根除,是可以治愈急性腎炎的,不會發展為尿毒癥。急性腎炎中的絕大部分是可以完全治愈的,只有少部分反復發作,發展成慢性腎炎。在此提醒人們提高警惕,抓住腎病的蛛絲馬跡,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急性感染後,一旦出現有過性浮腫、血尿,或排尿時泡沫特別多且不易消失等情況,應及時到正規腎病醫院就診。
2.急進性腎炎
急進性腎小球腎炎是一組表現為血尿、蛋白尿及進行性腎功能減退的臨床綜合征,是腎小球腎炎中最嚴重的類型,腎活檢病理通常表現為新月體腎炎。急進性腎炎預後情況比較惡劣。
急進性腎炎分原發和繼發,原發性病因不確定,可能是由于重度病毒感染或抗原致敏;繼發性則是身體原有的病癥如紫癜、紅斑狼瘡和部分原發性腎小球腎病。急進性腎炎起病急、發展快,最快可能數小時,一般數周到數月便可發展到急性腎衰至尿毒癥。
3.慢性腎炎
慢性腎炎預後情況不錯,但需要持續、穩定的病情。慢性腎炎大多由于流感、過勞、高血壓等出現持續性水腫、蛋白尿,如此反復不見好,發展為慢性腎病。
慢性腎病由于治療起來比較困難,再加上西醫對於血液毒素清除沒有有效方法,慢性腎炎病情遷延,緩慢進展,身體在激素的抑制下越來越差,腎臟負擔越來越重,最後可能會發展為尿毒癥、慢性腎衰竭。其進展速度個體差異很大,病理類型為重要因素,但也與是否重視保護腎臟、治療是否恰當及是否避免惡化因素有關。不過在中西醫結合的療法下,恢復比較正常的狀態還是可以的。
4.足細胞病預後情況不一
微小病變性腎病和輕度系膜增生性腎炎一般預後良好,而重度系膜增生性腎炎則有約50%的幾率發展成尿毒癥。
膜性腎病有可能發展為尿毒癥,但病程會非常緩慢(十幾年),如果能在這期間得到有效控制是可以阻斷尿毒癥道路的。
局灶階段性腎小球硬化癥十年中大約會有60%的患者發展為尿毒癥。
5.繼發性腎病發展為尿毒癥的病例增加
繼發性腎病一直是一個治療上的難題,它的特點是只有控制原發病才能取得效果。目前,中西醫結合治療腎病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研究水平從細胞水平發展到分子酶學、分子生物學水平,研究范圍從單純藥物治療發展到整體調節、改善微循環等。中西醫結合療法對於繼發性腎病及其并發癥的治療,以療效穩定、無毒副作用、調節機體內環境并改善體質的特點占有一定優勢,特別是對於繼發性腎病并發癥的治療療效顯著。
目前每個醫院治療繼發性腎病的藥物都有所不同,雖然說各自有各自的理論,但要讓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還是應該慎重選擇。北京聯科中醫腎病醫院治療方案更加綜合,彌補中醫在病情、病位、預後等方面認識的模糊性,且腎系疾病發展多呈慢性經過,充分發揮西醫在控制感染、降壓、利尿、降糖、糾正酸中毒及電解質代謝紊亂等方面的優勢,從而使驅邪為先的原則真正落到實處。
近年來,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狼瘡腎等繼發性腎病預後越來越差,尤以糖尿病腎病為甚。不過紫癜腎炎預後情況不錯。
不過,雖然病理因素是決定是否尿毒癥的關鍵一點,但這也是我們及時控制病情的有效手段:
只要我們及時弄清楚病理原因、對癥下藥,根據腎病分期采取相應方法挽救腎臟受損的固有細胞,達到有效控制病情、阻斷尿毒癥發展道路的目的,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