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小事呵護腎臟健康

  剛剛入春,乍暖還寒,很多人都在這時患上感冒,然而,誰都想不到一場不起眼的感冒竟然會誘發腎炎?著實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在身體出現腎臟疾病的臨床癥狀時,不能及時就診,而自認為是腎虛,隨意進補,延誤了治療時機;生活水平提高了,雞蛋、肉類、豆制品等高蛋白的食物沒有節制,給腎臟增加了沉重的負擔。

 一場小小感冒誘發急性腎炎

  李先生是一位中層管理人員,平時工作繁忙,應酬頗多。去年年末,他疲于應對年終計劃和客戶拓展,結果得了次重感冒,檢查發現竟然患了急性腎炎。在之後的公司體檢中,報告也稱李先生的尿液和腎功能檢查異常,建議到醫院進一步確診,這下李先生慌了神。如今,他很後悔,平時只知忙于工作,對自己的身體不注意,否則也不至于落到今天這種地步了……

  感冒後引起急性腎炎在臨床并不少見,主要發生于兒童和青少年,這是因為細菌或病毒進入人體後刺激機體免疫系統形成免疫復合物,這種復合物會隨著血液循環到達并沉積在腎臟,誘發發炎性反應,從而引起腎炎。而減少感冒是預防急性腎炎發生的關鍵。像目前正是季節交替轉換之際,乍暖還寒最容易導致感冒。不僅一方面要增強體質,增加機體防病能力,同時還應關注每天氣溫變化,注意保暖。如果感冒,千萬不要以為是小事,拖著不看病,忽視治療,但也不能自行主張隨意亂吃抗生素,感冒後亂用抗生素也可導致腎損害。

 腎臟病不一定是“腎虛”、“腎虧”

  很多人一有腎病就會想到腎虛,甚至以為腰子有問題了。但其實,這樣的想法并非完全正確。臨床上,有些病人查出是腎臟病,簡單地將其與“腎虛”或“腎虧”劃上等號,結果得了腎病,以為是腎虛,亂吃補藥,有的出現腎虛表現卻不以為然。

  一般講的腎臟病是西醫說法,俗稱“腰子病”。腎病有很多種,臨床表現各異,可表現為少尿浮腫、泡沫尿(蛋白尿)、血尿、高血壓、尿頻尿急尿痛等一個或多個癥狀。也有不少病人得了腎病,但沒有明顯不適感,直到後期病情嚴重才發現。而“腎虛”或“腎虧”則是一個中醫概念,比如:有些人出現肌體水腫,也不一定是腎病,可以是心臟病或肝病水腫,也可以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水腫。不能簡單把腎臟病與“腎虛”或“腎虧”劃等號,得了腎病不要以為是“腎虛”亂吃補藥,有“腎虛”表現時也要提高警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做個尿常規檢測,或就醫排除腎臟病。

 適量吃豆制品不會加重慢性腎炎

  不少市民一直以為:腎炎患者應攝入優質低蛋白飲食,嚴格忌豆制品,結果把豆制品打入“冷宮”。不料,腎炎患者嚴格遵照這種飲食後,蛋白尿雖然減少,腎功能下降速度也減緩,但營養不良發生率卻增高了,而營養狀況如何又是決定患者生活質量和存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限制了豆制品,腎炎患者可選擇的菜譜很窄,容易導致營養不良、食欲差、生活質量下降、貧血加重、免疫力降低、感染增多、死亡率增高。

  近幾年研究表明,大豆蛋白質與某些動物蛋白質相比,未發現對腎功能有不利影響,反而對腎功能有好處。但腎病患者也并非就可放開進食豆制品。目前認為動植物蛋白質比例適當的(動物蛋白質與植物蛋白質之比為3:2)飲食對腎病患者較為有利。此外,腎病患者總的蛋白質攝入量也仍要控制在每日每千克體重0.6至1克內。在此前提下,腎病患者可適量選用豆制品。

  溫馨提示:

  想要預防、控制、治療腎臟疾病,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戒煙、限鹽、增加體育鍛煉、控制體重、謹慎選擇藥物……等等,不能疏漏任何一個關鍵環節。腎病并非什麼大不了的疾病,只要及時積極治療,控制病情惡化,對正常生活工作是不會有太大影響的。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性知識點點讚-兩性關係,兩性教育資訊網 » 點滴小事呵護腎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