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學博士TomCobum就避孕套預防性病的效果問題向國會提出議案,要求有關部門對避孕套的有效性作出確切的醫學結論。
Cobum是一位醫生,他從臨床實踐中認識到避孕套的預防效果并不好,尤其是對於人類乳狀狀瘤病毒的感染幾乎完全沒有預防作用,因此他對以不實之詞夸大避孕套效果持否定態度,并為由此引起的誤導擔憂。國會就此通過決議(公共106—554號法案),責成衛生與人類服務部(相當于衛生部)處理。該部組織了國家衛生研究院(相當于我國的醫學科學院),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和食品與藥品管理局這三個美國最權威的衛生機構,以及美國國際發展署的專家組成特別小組,對避孕套預防性病(包括艾滋病)的大量研究文獻進行復審和論證。
經過歷時一年的分析研究後,特別小組向國會提出報告。2001年7月20日衛生與人類服務部就這一報告發布公告…。公告雖然提到了部分有關數據,並且在事實上表明至今沒有確切的流行病學證據足以證明避孕套對大多數性病有預防作用,但是仍然堅持其推行避孕套時的一貫做法:片面強調避孕套的預防效果,回避其失敗率,竭力為從一開始就缺乏科學依據的推行避孕套政策辯解。
1.衛生與人類服務部公告的標題突出地肯定了避孕套預防艾滋病的效果。
報告內容強調了避孕套可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降低85%,并說這是“高度有效”的方法。作為美國衛生與人類服務部的公告,只字不提15%的失敗風險究竟意味著什麼,至少表明衛生與人類服務部主要官員對一種致死性傳染病所表現出的冷漠和不負責任態度。如果發現了一種可以治愈85%艾滋病人的藥品,我們應該說這是高度有效的,因為它能使患了曾經是不治之癥的艾滋病人中的85%起死回生。相比之下,15%的病死率畢竟是第二位的。然而使用避孕套預防艾滋病卻會使健康人中的15%,在使用避孕套可以預防艾滋病的誘惑下,因參與性亂活動而心甘情愿投入艾滋病死神的懷抱。這算是什麼樣的“高度有效”。
2.公告對避孕套用于預防包括艾滋病在內的八種性病中,效果相對較好的研究資料加以肯定。
如可以降低85%感染艾滋病的風險,降低49—100%女性將淋病傳染給男性的風險,均被認為這些研究“提供了有說服力的證據。”而對於預防衣原體感染、梅毒、軟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腫、生殖器皰疹、尖銳濕疣等多種性病的有效性缺乏流行病學證據的研究資料,則統統被否定,認為這是“因為研究設計的局限性”,所以“沒有證據得出確切結論”。為此還特別指明“沒有確切結論反映了有效證據的不充分,而不應該被解釋成避孕套減少性病風險充分或不充分的證明。”就連避孕套用于預防人類乳頭狀瘤病毒幾乎完全無效的可靠證據,也一概被輕率否定。部份研究的設計存在局限性肯定是會有的,但總不可能只要是不能證明避孕套有效的,就是設計有局限性的。
3.使用避孕套預防性病的歷史已經很長,美國衛生部門推行避孕套預防艾滋病也有近20年之久,並且美國國際開發署和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等機構還通過世界衛生組織或其他途徑,把這一稱之為“安全性行為”或“有保護的性行為”的措施推向全球,要世界上的男男女女都相信只要使用避孕套就能夠使性亂得到安全,不會染上性病艾滋病。
4.為了預防性病艾滋病,美國衛生部門牽頭在全世界推行使用避孕套已近20年,可是時至今日還不能提供可以證明避孕套確實能有效預防性病的科學證據,在事實面前又不肯承認這種失誤,而作為聯邦政府卻早從1996年起便不再重點支持避孕套,並且大力提倡禁欲教育。雖然美國國內還有部分原來積極推行避孕套的國會議員批評布什“唯有禁欲”的艾滋病政策,并堅持要同時推行禁欲和避孕套的綜合性教育主張,但是唯有禁欲政策受到了HIV/AIDS總統顧問委員會成員的支持。例如,布什總統的高級衛生顧問,總統HIV/AIDS顧問委員會成員,全國計劃生育與生殖健康協會理事CayaLewis在為布什政府把經費預算和更為強調“唯有禁欲”計劃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艾滋病政策辯護時指出:“防治計劃的經費與疾病的蔓延是不平行的,過去12個月里診斷出5萬例新的HIV感染者,70%發生在少數族裔中。我深深地為政府的預防政策缺乏重點而憂慮。”H1為了突出重點,“政府要求唯有禁欲計劃避免提及避孕措施,除非為了說明其缺陷。”
從全力推行避孕套到推遲性行為教育,從避孕套和禁欲并重的綜合性教育到婚前唯有禁欲教育,美國性教育的這種轉變決不僅僅是因為避孕套的避孕效果差,或者預防性病艾滋病的效果不可靠,而是青少年婚前性行為對他們自身的長遠利益有著更嚴重的危害,對社會發展和社會穩定也有著極大的消極影響,對此我們應該有一個全面和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