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醫學界,慢性腎炎病因尚不能完全明確,但是通過多年研究,總結了一些能夠引發慢性腎炎因素,慢性腎炎患者們往往忽視病情,只靠藥物來治療,但是藥物的副作用非常大,有時候不但不能治愈疾病,反而會帶來嚴重的并發癥產生。
同時注意到慢性腎炎糊卑腎論治的細微區別,確立了治脾腎五法:1、健脾固腎法:在臨床上屬脾腎氣虛的患者可用之,對於只有蛋白尿而無其它明顯癥狀病人,也可用健脾固腎法治療。2、溫辛朋卑腎法: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水不能化,水濕泛濫;或命門火衰又不能生土,脾陽不足;或脾氣衰敗,久則及腎,而脾腎陽虛者,均可應用此法。3、滋養腎陽法:用于慢性腎炎肺腎陰虛或肝腎陽虛,以及急性腎炎恢復期而有肝腎陰虛或腎陽不足者;慢性腎炎脾腎陽虛如溫補脾腎治療過久,亦可使腎陰耗傷,轉化為腎陰不足,也可用之。4、氣陰兩補法:氣陰兩補法適用于慢性腎炎既有脾氣不足,又有腎陰虧損者。5、陰陽兩補法:用于慢性腎炎有陰陽兩虛,月卑腎陽虛或命門火衰,理應溫補腎陽,但因陰陽消長,孤陽不生,獨陰不長,單純溫陽則陽熾而陰消,故宜陰陽兩補。
中醫治療慢性腎炎的特點介紹” src=”//img.jianke.com/article/201604/20160407134424644.jpg” />
1980年首先提出慢性腎炎氣陰兩虛證這一復合證型,引起醫學界的極大興趣。古語有云“氣能化精”、“精能生氣”,因而,氣虛則精無以化,日久必然導致陰虛。精虧則無以生氣,日久必產生氣虛,由于陽損及陰,陰損及陽的原因,氣虛可以及陰,陰虛可以及氣,出現氣陰兩虛的表現。另外,激素類藥物的應用和大量蛋白尿持續不消亦是促使氣陰兩虛形成的重要因素。制定以益氣養陰活血清利法治療慢性腎炎,正是從慢性腎炎正虛邪實的病機出發,以扶正祛邪兼顧而獲效頗多。常用方劑為參茂地黃化瘀湯,方中參蔑大補元氣,六味滋補腎陰,共奏氣陰雙補之功。偏陰虛者,六味用量宜大,或用大補元煎,并常用生地易熟地,取其滋陰而不膩;偏氣虛者,參茂用量宜大。益氣之品則用大量太子參,取其補氣生津,而無傷陰之弊,是治療慢性腎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