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喜歡洗腳,可謂是東方特色的養生之道,西方人則更重視洗澡。中國人大多時候是以膳食纖維食物為主,清淡的食物讓身體變得清純淡雅,適宜多洗腳。
中醫經絡學說認為,腳底是各經絡起止的匯聚處,腳背、腳底、腳趾間匯集了很多穴位。經常進行足部按摩,使諸多穴位受到不同程度的熱力刺激,從而幫助人體內環境得到調節和平衡,提高免疫功能,達到調理臟、舒經活絡的功效。具體來說,足底的涌泉穴連著腎經。
中醫認為,涌泉穴直通腎經,腳心的涌泉穴是濁氣下降的地方。經常按摩涌泉穴,可以益精補腎、強身健康、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促進睡眠,對腎虧引起的眩暈、失眠、耳鳴、鼻塞、頭痛等有一定的療效。涌泉穴是腎經上的第一大穴位,到的時候捂住腳趾肚,把余下的腳掌分為三部分,涌泉穴就在三分之一處那個窩的位置。涌泉穴是個源頭,把氣血引到腳上,實際上就是引到涌泉穴上,使人不宜衰老。如果每天按涌泉穴時,感覺到很痛,這個穴位就適合每天都按摩,一定要堅持,補腎是一輩子的工程。但有的人按過之後,不痛反而沒感覺,穴位還按下一個坑,這就是典型的腎氣不足型。這時就不要按了,按了也沒用,還會消耗腎氣。需要先做跪膝、金雞獨立,把氣血引下來,再刺激涌泉穴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